2025数博会完美收官|“小青爽”与AI共创未来:用智慧服务点亮数博之光!
8月30日,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闭幕,本届数博会聚焦数据产业、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供需对接,涉及100个数字经济项目,吸引投资463.36亿元。
在这场国际盛事的每一个角落,都闪耀着“小青爽”志愿者们忙碌而温暖的身影。来自贵州大学、贵州师范大学、贵州商学院的300名志愿者,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,坚守在接待、引导、咨询、保障等各类岗位上。他们身着统一的“数博蓝”,以专业的服务、亲切的微笑和流畅的沟通,成为数博会一张张闪亮的“青春名片”。
从“社恐”到“跨语种桥梁”
他说:“英语不再是一门课,而是一扇窗”
“The self-service printer is behind the green sign, would you like me to show you?”贵州大学的汪乐中曾自嘲“英语做题家”,开口就心跳加速。而数博会最后一天,他已能淡定又细致地为外国嘉宾解决各种突发问题。“当我第一次完整帮助他人后,那位嘉宾对我说‘You’re amazing!’,那一刻,我突然不怕了。”
从“路痴”到“人形导航”
她说:“培训时我把会场图背了七八遍”
“您好!主论坛请直行右转,顺路还能领一杯机器人咖啡哦~”贵州商学院的刘鑫林和游顺红笑着说道,“培训那几天,我们组每晚都‘加班’默绘动线图,谁错了一个卫生间位置都要‘回炉重造’!”如今他们已成为会场“人形高德”,熟练得不像曾经会迷路的自己。
“咨询小蓝”悄悄变身“暖心记录者”
她说:“我帮您”
贵州师范大学的杨欢在咨询台一站就是三天。她不仅快速高效完成签到,还会细心观察:“有些叔叔阿姨不太会用电子证,我就走过去悄悄说‘我帮您’”;遇到疲惫的嘉宾,她也会轻轻递上一颗糖,温柔地说:“请您尝尝。”
“引导蓝”也是“温暖丈量者”
他说:“我好像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‘用脚步丈量服务,用微笑缩短距离’”
刚换岗休息的龙政伟负责的接待处是嘉宾入馆的第一站,三天以来,他重复了上千次“您好,欢迎来到数博会”。每一句问候的背后,都是与一位新朋友的短暂相遇。“我们也许不会再见,但我希望他们记得的,是贵阳年轻的、微笑着的脸。”
“后勤蓝”也可以是“细节艺术家”
她说:“我一直在大家身后”
她不是前台闪耀的“门面”,却是每天最早到、最晚走的“物资大管家”——贵州大学的夏麟箫。她记得每一位志愿者的饮水习惯,会为女生备好红糖姜茶,给喉咙沙哑的同学悄悄塞一盒润喉糖。“看不见我的时候,我就在大家身后。”
还有他👦、她👧、他们👨👩…………
他们说: